动力总成标定令人感动 测试宝沃BX5 1.4T
发布时间:2017-10-30
这次的评测,不如我先抛出一个结论吧,因为我真的是等不急告诉你这台1.4T+6AT的宝沃BX5开起来是多么的令我感动了。我曾不止一次的说道,中国品牌的车辆总是在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而在做“把一辆车最基本的属性”做好这件事上,却总是表现得不够努力。而现在,终于有一款车能让我看到曙光了。
宝沃在国内的局面可以说有那么一丝尴尬,这主要体现在品牌定位方面。一直以来,宝沃在宣传层面上都竭尽全力的向人们传达着「德国」这一中心思想,甚至在某些经销商层面的宣传上给出了“BBBA德国四强”这一强势口号。
我承认,宝沃在产品力层面的确要明显强于国内的大部分自主品牌,而且在BX5这款车上,我也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但对于产品实际能力、品牌定位、车型定价这三者间的关系,宝沃似乎还是有些过于自信了。
宝沃旗下车型的定价完全是参考合资品牌来制定的,所以有了这份价格上的自信,那么产品层面呢?在制造工艺方面,基本可以达到自主品牌的最高水准,但与一些能力较强的合资品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当然,车还得开起来不是吗?而在动力总成标定方面,BX5就凸显出自己的绝对优势了。无论是发动机的出力方式,还是变速箱的协同配合,这台1.4T发动机的BX5在日常驾驶层面几乎做到了无懈可击。
BX5有哪些竞争对手呢?或者说,在购买BX5时,还有哪些车型是值得一起去对比考虑的。从合资品牌的角度来看,按照大小和价格,日产逍客和雷诺科雷嘉是比较有直接竞争力的对手。而自主品牌来看,一些比较顶尖的产品能与BX5相抗衡,例如荣威RX5和吉利博越。
宝沃还是挺实在的,因为你会发现这台1.4T车型在除了轮圈样式上之外的其它地方与2.0T车型完全一样。宝沃并没有为此而降低1.4T车型的颜值。当然,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个方式来分辨,那就是“25TGDI”和“20TGDI”这两个尾标。
BX5的车身设计很圆润,在一些边角地带,例如车头和车尾的下部包围的设计,还有点蛮科幻的味道。整个车身比例和谐而饱满,全身上下几乎没有碍眼的地方,外部设计满分100我能给到95,真挺顺眼的。
内饰依旧是2.0T车型的样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BX5的内饰设计挺舒展,都是大线条大区域。悬浮式的多媒体屏幕给整个内饰加分不少。另外它的内饰视觉效果挺不错,但触觉就很一般了,塑料件有些廉价感。
车内的配置比较一般,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特别配置,不过满足日常驾驶应该足够。定速巡航、自动大灯、双区域自动空调、多媒体互联系统,这些基本上就是顶配车型所能提供给你的。像座椅加热以及自动启/停功能并没有出现在这台车上。
空间方面的表现还算令人满意,没有什么特别的惊喜。后排乘客的腿部和头部空间都在合理范围之内,满载五人也不会显得局促。
20TGDI车型采用的是一台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150Ps,最大扭矩250Nm。数据表现在同级别内属中上水平,与大众的1.4T发动机参数很接近。变速箱采用的是一台来自爱信的6AT变速箱。
我把对这台车的赞美全部用在了文章的标题上。这真的是我开过的动力总成标定第二好的国产车,因为广告法的原因,第一好暂时还不存在。这台车的确没有很强劲的动力,但你丝毫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因为它平顺而又响应快速的动力总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力小的劣势。发动机的出力是可预知性的,并不会有动力猛增或是特别不线性的过程。油门踏板能够很好的与发动机相联动,同步性很高,可控性也很高。
不得不说,爱信的6AT变速箱简直是神器。双离合变速箱固然有它的好处,但论顺滑舒适,爱信6AT那绝对是业界之灯塔。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匹配非常完善,动力衔接很顺畅,没有任何的逻辑问题。不过一个对于BX5并不太碍眼的问题是,这台6AT变速箱的液力变矩器锁止效率实在是太差了,差到手动模式下居然会开锁。但为了顺滑,这倒也无伤大雅,毕竟BX5的用户也没多少人在意锁止效率这件事。
底盘给人感觉欠缺些高级感,不过整体的滤震能力还是能够给予好评的。首先在减速带的考验上,它的前后悬挂都会出现多余的后续震颤,这点有待提升。其次在坑洼路面上,柔软的悬挂能够比较好的处理掉短波震动,但对于长波震动的处理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激烈驾驶时的信心并不是很充足,车身高重心带来的回摆会有不安定的感觉。
转向的设定符合该级别车型应有的表现。较大的转向比带来了比较好的舒适性,转向手感轻巧而又没有沟通,对于BX5来说,是正确的表现。
在加速测试过程中,BX5可以将转速提升至2500rpm左右,松开刹车后前轮会有非常轻微的打滑,对于整个加速过程并没有太大的影像。最终的成绩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从实际驾驶过程来看,这台车不太像是一个13秒的水平。随着测试的深入,我发现主要是变速箱脱了后腿。这台6AT变速箱的传动效率不高,导致动力不能够充分的传递至车轮上。另外就是变速箱的换挡速度实在太慢了,居然会造成动力中断,所以加速成绩才会发生与实际体验不匹配的情况。
就安全配置来看,实在是不能认同BX5在高低配车型中应用不同的气囊数量。手动以及自动挡的两款最低配车型以及自动挡次低配车型都没有装备头部气帘。而在电子稳定系统方面,BX5的装备还是比较可喜,全系都提供了牵引力控制以及车身稳定和刹车辅助功能。
对于舒适性配置来说,其实自动挡车型的最低配,也就是自动新锐型就已经能够满足日常驾驶了,再高一级的自动先锋型只多出了天窗这一主要配置。而更高的进取以及顶配领先型则并不推荐购买。首先在价格上,顶配和次顶配车型已经比低配车型高出近两万元,但很多配置,例如双区域自动空调、导航、电动座椅其实对于日常驾驶来说并不是太过于刚需的配置。
总结:
我真的很感叹,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终于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把“车辆最基本属性”这个要素当做第一要务来做。当堆砌配置已经成为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事情的时候,谁能把车调顺了,调明白了,谁才是真正对产品负责的企业。
圈子里总是有很多人在调侃宝沃的出身。它的出身只在于它的品牌附加值,而做车评,产品本身的优劣才是我们需要向消费者所传达的东西。很高兴宝沃是一个认真做车的企业,BX7和BX5都有足够的产品力去挑战行业里的标杆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