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评测

就差加氢站了 试本田CLARITY燃料电池车

发布时间:2017-12-14

外观:传统中带着一丝“不羁”

 燃料电池技术最早是在上世纪60年代应用在太空船上用于提供电力和饮用水的。经过50多年的发展,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输出功率、寿命以及体积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并逐步转向民用,各品牌的量产燃料电池车在近年相继推出,零排放是其主要卖点。新技术通常会有一个市场适应期,燃料电池汽车也不例外。目前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两个,一是加氢站不足影响车辆使用便利性;二是消费者对燃料电池汽车感到陌生,不了解其性能,更愿意选择成熟可靠的传统动力汽车。加氢站建设的问题有待各国政府积极推进,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是最新的燃料电池汽车在驾乘和使用便捷性上的表现。本文的主角是来自本田的最新燃料电池车——CLARITY。(由于保密原因,试驾场地不能拍照,本文所用图片由本田中国提供。)


● 外观:传统中带着一丝“不羁”

本田CLARITY的外观造型并没有采用太过颠覆性的设计,但L字形日间行车灯以及后轮拱顶部的直线条设计则些许透露着其与众不同的内涵。








轮胎采用的是普利司通绿歌伴EP160,规格为235/45 R18 94W。普利司通绿歌伴EP160注重的是低滚动阻力,能让本田CLARITY长续航里程的优势得以更好地发挥。

内饰:透露着浓浓的本田家族气息

● 内饰:透露着浓浓的本田家族气息

作为一款燃料电池车,本田CLARITY的内饰并没有采用太多“出格”的设计。如果不告诉你这是一台燃料电池车,光看内饰你肯定觉得这只是一款普通本田汽车的乘员舱。


由于此次试驾的本田CLARITY为日本版车型,所以采用的是右舵布局。本田CLARITY采用了三幅式方向盘设计,方向盘造型与现款本田思域保持一致。


本田CLARITY搭载了8寸InterNavi多媒体系统,该系统摒弃了传统的物理按键,完全采用触摸方式进行控制,科技感十足。同样的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本田车型之上,对于本田老车主而言,上手没难度。













本田CLARITY车内有两个70MPa的高压储氢罐,最大储氢量为141L。较小的一个储氢量位于后排座椅下方,较大的一个储氢罐位于后备厢内。由于储氢罐占据了后备厢较大的空间,所以该车的后备厢空间较小。

动力与操控:动力输出线性,调校舒适

● 动力与操控:轻快的提速表现,底盘调校偏舒适

本田CLARITY采用的是前置前驱的布局,燃料电池和驱动电机都布置在发动机舱内。据本田的工程师介绍,这样的布局设计有利于实现平台化,让不同动力系统的车型共用相同的车身设计。本田CLARITY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30千瓦(176马力),最大扭矩为300牛·米,整备质量为1890公斤。电机低扭充沛的特性使得该车在静止起步时有较为轻快的表现。



两款量产燃料电池汽车参数对比
车型名称 本田CLARITY 丰田Mirai
电机最大功率(马力) 130kW176马力 114kW(155马力)
电机最大扭矩 300牛·米 335牛·米
最大储氢量 141L 122.4L
加满氢气续航里程(美国EPA循环) 589km 502km
燃料电池体积功率密度 3.1kW/L 3.1kW/L
燃料电池发电功率 103kW 114kW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到,本田CLARITY与丰田Mirai相比,在最大马力以及续航里程上占有一定优势,但电机最大扭矩输出有所不及。由于最大马力较大,本田CLARITY有更好的高速巡航性能;最大扭矩较大的丰田Mirai在起步加速性能方面更强一些。我们也可以看到,本田CLARITY的燃料电池发电功率是小于电机最大功率的,中间的差值实际上是通过锂电池组输出电能来弥补的。假若锂电池组没电了,这将限制电机的动力输出表现。



本次试驾会现场条件限制,未能进行常规的0-100km/h加速测试,但根据一些外媒的评测我们可以了解到,该车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9秒多,加速表现与目前搭载1.5T发动机的20万级别中型汽油车相若。


在燃料电池工作时,需要利用电动涡轮空气压缩机不断地把空气泵送至燃料电池内部与氢气进行反应。燃料电池对外输出功率越大时,氢气和空气的使用量也要随之增加。所以本田CLARITY在行驶时,发动机舱除了会传来电机工作时的“滋滋”声,还会有电动涡轮空气压缩机工作的声音,车辆全力加速时此声音更为明显。但无论如何,上述噪音水平相比起发动机工作时的轰鸣声要低得多,所以本田CLARITY行驶时的安静程度要比传统燃油车更好。


为了进一步提升车厢静谧性,本田对车厢隔音性能进行了很多优化,能够看得到的就是四个侧窗玻璃都采用了声学隔音玻璃,玻璃夹层中带有声学隔音膜,能够最大程度隔绝来自车外的噪音。从发动机舱我们还能够看到轮拱位置填充了吸隔音材料来减小动力总成工作时的噪音向环境辐射出去。用指关节敲击翼子板、车门等车身外覆盖件会听到沉实的声音,说明外覆盖件内部采用了止振措施来降低高速行驶时的风噪声。


本田CLARITY的底盘调校偏舒适,滤振效果较好,能较好地过滤掉粗糙路面引起的细碎振动,使得该车拥有不错的行驶质感。较重的车身(整备质量1890kg)使得该车紧急变线或通过急弯时,车身动态响应不算灵活,毕竟这并非一台运动取向的车型。


本田CLARITY能够在约3分钟的时间里加满氢燃料,在燃料加注速度上与汽油车已相差无几了,明显优于纯电动车(纯电动车采用快充模式一般需要1-2小时才能把车内的动力电池充满)。加满氢燃料的本田CLARITY能够续航589公里(美国EPA循环测试标准),续航里程同样达到了一般汽油车的水平。

在使用过程中,本田CLARITY除了需要更换与传统燃油车相同的易损件外,每20000公里需要更换燃料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该部件的零件售价为10000日元(不到600元人民币),价格在一般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 全文总结:

本田CLARITY驾驶起来的感觉与纯电动车并没有明显差异,电机低扭较强的优势赋予该车日常驾驶时不错的起步提速性能。本田CLARITY的底盘调校偏舒适,底盘行驶质感较佳,与其定位相契合。本田CLARITY只需约3分钟就能完成氢燃料的加注,相比同属新能源车范畴的纯电动汽车较长的充电时间,其在实用性上有明显的优势。稍显遗憾的是,在刚结束的2017 Honda媒体大会上,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董事兼中国本部长水野泰秀表示,考虑到本田CLARITY的制造成本偏高以及目前中国加氢站数量较少,近期没有引进该车型的计划。可喜的是,最近国内的石油企业开始规划对现有加油站进行设施升级,增加加氢和充电的设施,这对优化新能源车,尤其是燃料电池车的使用环境有莫大帮助。这对燃料电池车在中国的普及起到促进作用。或许不出几年时间,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燃料电池车使用起来将和汽油车一样方便,并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一支新力军。(图/文/汽车之家 常庆林 摄/本田中国)

● 更多相关内容:


推荐资讯

马来西亚媒体试驾奔驰EQB 300 四四方方的电动盒子

张叔试驾全新BJ40城市猎人版 由内而外全面进化

卷出C级轿跑新高度 静态体验智己L6

超凡实力的世家级硬派越野 试驾全新BJ40刀锋英雄版

更省心的个性化混动SUV 试驾广汽本田致在e:H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