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评测

行政级的质感SUV的肚量 测试奥迪A6 Avant

发布时间:2018-01-29

旅行车爱好者的一次胜利

现如今的社会,人们总是爱找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乐子。我朋友圈里一些朋友的定位,从最初的首尔到洛杉矶,现如今已经定到了肯尼亚和冰岛。喝酒必须精酿,买鞋必须限量,吃天妇罗都要去趟东京。但在车这件事上,我们往往都很谨慎。我亲爱的中产阶级们,我知道你们需要豪华品牌,需要在通勤的路上更加舒适,需要在闲暇的时候去滑滑雪,或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远行。那么在选车这件事上,A6 Avant这辆车或许能够让你在朋友圈里变成宇宙中的繁星,人群中的焦点。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满足你如上的需求。

要说BBA这三个品牌里,还就属奥迪最专情于旅行车,而它的专情还进一步的延伸到了中国市场。做为试水之作,奥迪将由初代A6衍生的allroad quattro车型引进了中国。在那个大家还不知旅行车为何物的年代,不得不佩服奥迪的大胆和前瞻性。

在豪华品牌中大型旅行轿车这个领域内,目前还在继续做纯旅行车贩售的,也只有奥迪这一个品牌了。新款的宝马5系旅行和捷豹XF Sportbrake都已经暂停引进,而奔驰则压根也没想过将E级旅行车引进中国。沃尔沃V90 CC则是与A6 allroad对标的车型。A6 Avant可谓是这级别中的独苗。

其实A6 Avant的样子我们应该不陌生了。比它引进时间更早的A6 allroad以及那个地表最强旅行车RS 6都是基于这台A6 Avant打造的。而这台A6 Avant则又是基于A6的标准轴距版打造的。如果你是眼尖的奥迪粉丝,除了能一眼认出它的“大屁股”外,这台A6 Avant所使用的S-Line运动套件(选装)也是和国内销售的A6L车型在外观上有明显差异的细节。


内部选装件颇多,配置一般

内饰跟A6L相比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相同了,这代A6车系的内饰样式看了也有6年了,多少有些审美疲劳。不过奥迪还是给了你一个解决方案,它的内饰面板(如下图中银色面板位置)可以选装为更有质感的黑色木纹面板。

配置方面并不高,这台售价接近50万元的40TFSI quattro版,甚至连座椅加热都没有提供。不过满足日常驾驶的配置还是足够的,例如定速巡航、无钥匙进入/启动、带有触控面板的MMI多媒体系统(内含导航以及蓝牙)、倒车影像、四区域自动空调。但更高阶的配置就需要选装了,比如自适应巡航、B&O音响、碰撞预警、自动泊车、座椅加热通风等功能。


后备厢空间超大

作为以标准轴距A6打造的车型,车内乘坐空间的表现我想也是很多中意这款车型的消费者所关注的。就我的实际体验来看,面对家庭使用环境,它的后排空间完全够用,完全不用担心后排空间狭小的问题。

不过在实际体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不够倾斜,坐姿有些僵直,而且座椅座垫的长度也有些短。

而这台A6 Avant的精髓所在,也就是它的后备厢空间,而我们此前已经在RS 6以及A6 allroad上领略过了。它标准状态下的容积为565L,而放倒第二排座椅后则可以拓展至无比巨大的1680L,且纵深接近2m,趟个人是绝对没问题了。


动力够好,质感够高

虽然跟国产A6L使用的是相同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但是这台2.0T发动机在调校上跟国产A6L相比并不相同,而从它的车型命名“40TFSI”中也能看得出,功率和扭矩分别比国产A6L的2.0T发动机高出20kW和20Nm。

有关于这台EA888 Gen3发动机的出力特性、运转品质等等一些列的感受真的已经快说吐了。但谁让它是VGA集团中的绝对主力机型,那就再说一次吧。首先,这是我开过所有2.0T发动机里运转品质绝对靠前的机型,这对于一台四缸机来说,我认为比马力大小都重要,而在一台中大型轿车上,就加个更字。主要是声线比较悦耳,不单薄,而且不吵闹,运转振动也非常小。

185kW的动力带动接近两吨的自重够用吗?不仅够用,而且动力对于一辆旅行车来说我认为有些过剩了。发动机的出力很好掌控,大部分转速区间下都能给你想要的动力。只要你想,任何时速下只要大油门下去,超车就能轻松完成,利索干脆,推背感足着呢。所以我觉得如果动力需求不高的话,1.8T车型应该就够了。

这台7速双离合变速箱已经堪称双离合变速箱调校标定的典范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会给你快速、平顺的驾驶感受。但是这毕竟是还是双离合,物理瓶颈无法逾越,低速顿挫仍然会发生。

相比于国产的A6L来说,A6 Avant的悬挂标定明显硬了。这个标定逻辑其实很好理解,首先更大的自重所带来的负担更大,其次A6 Avant在产品属性上偏个性化、运动化,一定程度的营造运动感去关联它的定位很有必要,从排气声浪的调校上你就能够明白我说的意思。

不过它其实只是相较于A6L硬了一些,总体来说还是很舒适的,而且A6的级别在那儿摆着,所以行驶质感完全没有丧失,依旧充满高级感。只是悬挂初段对于小振动的过滤不那么充分,有些刻意的去给你营造些路感。转向的手感也并非一味的轻盈,力道略重,还是跟悬挂的标定逻辑一样,想要营造与众不同和运动感。


各项测试数据&总结

加速测试:

在进行加速测试时,我们只需要将电子稳定系统的按键长按,然后挂入S挡,便会激活它的弹射起步程序。转速会猛升至接近5000rpm,这就是双离合变速箱的好处,弹射是真猛!随后松开刹车,车身往下一坐,几乎没有打滑就冲了出去。最后实测成绩6.03秒,不得不佩服这套动力总成和四驱系统的高效。

刹车测试:

全力刹车时车身姿态的保持比较出色,使得车身的重量没有太大的转移至前轴,这一后轮的纵向摩擦力也得到了保证。在面对接近两吨自重的情况下,38米左右的刹车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绕桩测试:

绕桩测试的成绩中规中矩,主要还是体重带来的负担太大。在进行快速换向动作时,车尾的重量太大,导致车身的平衡屡屡被破,车尾会毫无征兆的突破极限甩出去,所以驾驶员不得不对速度进行压制。

噪音测试:

油耗测试:

 

全文总结:素质过硬,装载能力出色,就看你敢不敢为自我买单了。

的确,花50多万买这样一辆比较另类的车的确需要点勇气。因为你要知道,50万这个区间,可选择的SUV和轿车都太多太多了。但恰巧你的需求是和大众不同的,你要行政级的质感,要轿车的操控,要SUV的装载力,要四驱能力,如果这些需求都恰好是你想要的,那么A6 Avant就是这级别中唯一可选的了。

最后,要感谢奥迪,不惜成本的引入这台车,我深知A6 Avant定会像其同门师兄A6 allroad一样,成为一台难以走量的车型,只能以个性的方式屹立于奥迪全系车型中国销量榜的后几名。但不管怎样,即使A6 Avant只能以满足部分消费者的处境在中国市场尴尬销售,但它还是给了那些真正需求旅行车以及热爱旅行车的消费者们一个这个级别唯一的选择。


推荐资讯

马来西亚媒体试驾奔驰EQB 300 四四方方的电动盒子

张叔试驾全新BJ40城市猎人版 由内而外全面进化

卷出C级轿跑新高度 静态体验智己L6

超凡实力的世家级硬派越野 试驾全新BJ40刀锋英雄版

更省心的个性化混动SUV 试驾广汽本田致在e:HEV

相关车型

奥迪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