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必须亲兄弟!试驾长安逸动DT
发布时间:2018-03-07
长安汽车可以说是自主品牌的老牌劲旅了,而旗下的紧凑级轿车——第一代逸动在2012年上市,时至今日累积销量已突破72万,平均每月卖出1万台,不得不说这是自主品牌紧凑级轿车里程牌似的存在。
而在自主品牌的紧凑级轿车市场中,竞争可谓白热化,长安汽车自然不会甘于人后,在CS系列SUV产品率先采用家族化设计后,作为战略级的逸动车型也同样开始发力,不但陆续推出逸动系列的细分车型,售价区间覆盖从6~11万元,从马上上市的第二代逸动到之后的DT、XT车型,可谓在满足不同需求方面精耕细作,今天为大家试驾的是逸动系列中马上就要上市的DT车型,定位低于逸动,属于紧凑级入门车型。
·预售价格公布
在试驾会当中,长安汽车总裁助理叶沛先生在现场首次公布了第二代逸动以及逸动DT的预售价格,第二代逸动8-11万元,逸动DT 6-8.8万元,预售价格的公布也吹响了长安继续延续逸动车型销量辉煌的号角,相比上代逸动,这次,两款兄弟车型将同时面对市场的考验,兄弟两人将携手再创辉煌。
·关于逸动&逸动DT的区别
未来长安汽车将以“逸动”车型为基础,根据市场不同需求打造“逸动”系列车型,先期上市的“逸动DT”就是一款主打年轻时尚的入门级紧凑车型,售价低于第二代逸动车型,而“DT”就是“Dream Time”的缩写,意思很明白,它将圆了更多年轻人第一台车的梦想,未来“逸动”系列还将推出“XT”两厢运动版等不同细分车型。
·本次主要试驾车型
由于之前汽车大全的同事已经静态评测过第二代逸动车型,所以本次的试驾重点将是逸动DT车型,如果有对第二代逸动更加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链接进行阅读:
http://news.qichedaquan.com/chexingdaogou/20180130/218082.html
·逸动DT外观设计
从外观上看来,逸动DT非常符合年轻时尚的定位,整体颜值比较突出,LED前后大灯以及家族前脸都是亮点,后部雷达和摄像头的配置也算诚意十足,在自动挡车型中还配备有无钥匙进入以及无钥匙启动功能,颜值和配置同样具备实在是加分不少,估计很多年轻人还是十分受用的。
·逸动DT内饰设计
本次试驾的逸动DT车型基本就是今后上市时的量产车型,在整个试驾当中,长安汽车的逸动车型项目组的工程师也在实时与大家交流,将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仔细记录,并且表示回去后将结合道路测试车型进行优化再次优化,其中对于内饰和空间舒适性尤为看重,下面我们一起看下逸动DT内饰部分的具体表现是否符合大家的预期呢。
经过本人对内饰及座椅舒适度、以及常用配置的体验后,对座椅以及NVH的表现绝对持肯定态度,达到了领先同级不在话下,甚至在一些方面做的比合资车型还要好。
还有大家日渐关心的新车气味问题,很明显作为几乎0公里的试驾车来讲,气味绝对可以接受,本人有严重的过敏性鼻炎,甲醛和有毒气体首当其冲,在日常评测很多车时,确实经常鼻涕横流,但在两天的试驾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症状,明显感觉到逸动DT的内部材料使用还是很过关的,今后拿到本地测试车辆后,我会用甲醛仪器进行测试求证。
整体来讲,逸动DT从做工,舒适度以及易用性上来讲绝对属于物超所值的类型,存在的一些缺点,在6万元的起售价上看也是微不足道的。
·逸动DT空间表现
在空间方面就不多废话了,大家直接看图吧。
说实话,后排腿部空间确实惊到我了,没有想到这款轴距只有2610mm的入门紧凑级可以拥有如此巨大的腿部空间,几乎纯平的地台、表现不错的后备厢,这些都值得表扬。
而头部空间受限于车顶设计,有一些影响,表现一般,同时第二排座椅不能4/6放倒以及没有中央头枕和中央扶手和空调出风口,就显得对后排乘客不太友好了。
·三大件介绍
其实这款发动机也可谓久经沙场了,市场口碑也算不错,在自主发动机中口碑一直不错,不用担心自己成为“小白鼠”,而长安汽车也在不断的进行优化,并且针对不同车型调整动力参数,并没有“手里一套牌得谁跟谁来”的意思。
好吧, 很多人应该开始吐槽了,4AT,虽然你来自爱信,虽然你皮实耐用,但是确实差点意思。。。。。
·动态驾驶感受
1.动力表现
1.6L自吸的发动机+5速手动,125马力,160NM,有些人可能觉得这够用吗?答案是绝对够用了,虽然目前官方并没有公布发动机动力输出转数平台的数据,但是在试驾中,明显可以感受到的是动力输出点很靠前,在起步踩下油门的瞬间,感觉车子还是挺有劲的,证明扭矩输出的方式更加偏向低扭矩输出,当然,受限于排量的影响,动力输出不会源源不断,转而会变得异常平顺,配合5速手动变速箱,只要你会开手动挡,整体感觉和一些日系的小排量自吸车型的动力感受很相似。
整个试驾有一半的高速和城市混合型路况,高速和城市道路超车不费劲,并没有出现只“吼”不走的情况,在超车需要降档加速时,变速箱响应很积极,发动机转数攀升很快,给人感觉动力来的比较直接,只是后段加速稍显不足。
而在山路驾驶时,受限于排量以及手动变速箱齿比的影响,在面对稍微陡一些的坡路时,通常都是2挡跑完,3挡加速超车就基本别想了。
总结一下就是日常城市驾驶,动力绝对够用了,并且发动机与变速箱匹配的很平顺,开起来很舒服。
2.底盘悬架表现
在试驾过程中,底盘方面给我两个直接的感受,一个是“很整”,另一个是“硬”,“很整”说的是底盘整体的动态反馈很完整,在颠簸或是坑洼路面时,没有任何零碎的感觉,也没有多余的震动反馈到你的身体上,这点比一些合资紧凑级的日韩系车型要好不少,而“硬”就是一个很直接的感受,过加速带时,虽然避震器可以吸收一定的震动和拉住弹簧,减少多余的震动和摆动,但是调教的风格还是偏硬了,提升了运动感和路感的同时也降低了舒适性,这种“硬”比合资的德系产品还要“硬”一些。
我倒是挺期待未来可以通过本地的场地和绕桩测试来看看究竟逸动DT的这种偏向运动化风格调教的底盘是否可以让它在一些极限测试中拿到好的成绩。
3.制动表现
由于道路试驾不像封闭场地可以进行极限测试得出最终的100-0km/h的制动成绩,不过从官方公布的第二代逸动不足37米的优秀制动成绩来看,逸动DT也同样应该表现喜人,试驾中制动表现不错,属于一脚就有的类型,而且是从刚刚踩下去就可以感受到的那种,加之较硬的悬架调教,让车身保持了不错的姿态,给人不少信心,同样表现要明显优于一些日系合资的同级产品。
·结语
通过这次对长安逸动系列车型的试驾,可以明显发现自主品牌产品有着持续明显的进步,虽然产品本身还有着一些其他品牌的影子,但是同样看到了更多积极向上的方面,更深一步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和实际感受,这些都是很多自主品牌有所缺失的,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有心的,有远见的企业都会踏实走好每一步,拿出更多好的产品来反哺消费者。
回到产品本身,长安凭借逸动车型多年积攒的良好口碑和销量,在换代产品和整体布局上走在了很多自主车企的前面,在考虑对应人群和消费能力方面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单从本次试驾的车型产品力和定价策略来看,长安今后仍然可以凭借逸动系列车型继续领跑该级别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