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就是与世界同步 试驾东风日产轩逸·纯电
发布时间:2018-09-08
在国内新能源积分政策的压力下,无论是停产大排量车型还是开发新能源车型都是摆在国内主机厂的必行之路,任谁也无法忽视。在2018北京车展中,东风日产首次亮相旗下国产的第一台纯电动车型-轩逸·纯电,补贴后16.6万元的预售价能否打响这第一炮,今天一试便知。
其实日产在新能源领域早有建树,聆风一个全球第首款量产上市的车型,如今在全球各大市场都有用户,实在是一个标杆式的产品。轩逸·纯电动的技术核心就是取材于聆风,第一步就是世界级的技术支持。在国内中,轩逸有着较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将轩逸为蓝本再加入聆风的技术支持,这种做法很稳妥。
虽说是技术基础很扎实,但仅从数据上来看,轩逸·纯电并不算抢眼,如今国内的纯电动车,续航在400,甚至500公里的车型都并不鲜见,轩逸·纯电在这方面的确不占优势,那么它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平衡。
为什么不直接生产聆风?
其实熟悉东风日产的人都知道,启辰这个品牌旗下有一台车是晨风,它就可以视为是聆风的国产版本。以目前市场销量来讲,晨风并不算令人惊喜。选择轩逸为蓝本进行纯电动化,其实算是一种更为妥当的做法,毕竟轩逸的群众基础要比晨风来的厚实的多。
想要前卫感,特斯拉Model X,Model S都能令人满足,但高昂的售价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勇气去购买。想要价格实惠,在基础性能上、续航里程上却又偏偏差强人意。所以对于电动车来讲,也不能一味的往一个方向发展,厂家也介绍,在生产过程中,轩逸·纯电有很多取舍的地方,目前的状态是在续航、驾驶、价格方面做到了一个比较均衡的水平。
设计优化增新能源元素
轩逸算是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而轩逸·纯电以它的设计为基础,加持聆风的技术,在局部设计上进行细微调整,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也有所不同。各处加入的蓝色元素点缀足够让人一眼就能辨别出两者的不同,并且LED大灯的加入、方向盘加热的加入,从配置层面与燃油版车型也区分开,这是常规纯电动车少见的做法。
其实可以看出来,虽然外观设计大致都在以燃油车为蓝本,但在细节上却更加考虑纯电动车的定位,这不光光是加了几个蓝色饰条这么简单,而是在各个部位都进行了以新能源车开发为基础的优化。
内饰设计更时尚
进入车内的话,轩逸·纯电与普通燃油车有较大变化。,无论是方向盘、仪表盘还是中控区域变化都比较大,甚至我预计轩逸燃油车的中期改款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变化。三幅式方向盘采用了平底造型,并且采用皮质包裹,整体视觉效果要比普通车型强不少,也更具手感。
综合来看,内饰的配置看似很厚道,但却显得不是那么合理。它更多的是在乘客、驾驶员舒适性方面考虑更多,但日常驾驶上的便利性配置却显得有点不够周到、我更希望将电加热方向盘换成自动头灯或者定速巡航这类比较有实际用途的配置。
动力部分,轩逸·纯电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80千瓦,最大扭矩254牛米。从数据上看,也并不是特别显眼,但实际驾驶中,它的加速感可要比数字来的更加直接、给力,甚至有些出乎我的意料。38kWh的电池容量可以在45分钟内快速充满,如果慢充的话就需要8个小时。
以往驾驶纯电动车,我都比较注意“电门”给我的反馈,因为纯电动车的输出特性,它可以容易做到线性的动力输出感受,但不容易的是能够让驾驶者很随意的用油门的开合程度来控制车速。过于线性的输出有时候你会感觉不知道应该踩多深才能达到想要的加速度,而轩逸·纯电在这点上做的很到位,可以说是很容易上手掌控。
其实可以看做四种模式,ECO+D挡、ECO+B挡,以及普通D挡、普通B挡。在ECO模式下,车辆的动力被限制的很厉害,即便是油门到底,车辆的加速度也并不会令人满意,为了节能也倒是可以理解。在普通D挡下,轩逸·纯电就像解除了封印,重获新生。
悬挂对于车身的支撑挺到位,又因为电池组比较低的原因,整个车的重心很容易被驾驶者掌控,即便快速过弯时,车辆左右晃动的幅度也并不足以影响车内乘客的舒适性。
结语:轩逸·纯电作为东风日产首台国产的纯电动车,其实给人的感觉并非惊艳,对没有开过这台车的人来讲,它的那些参数、那些配置可能并不足以吸引到消费者。但我经过这两天的体验,轩逸·纯电与市面上绝大多数电动车的驾驶感受相比,都要显得优秀很多。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新能源市场当中,国产自主品牌纯电动车仍旧占据主力角色,价格要占据更多优势,轩逸·纯电如果想要吸引更多消费者,价格与配置的配比还是需要多做一些工作。(图/文/摄 徐跃翔 网通社)